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父进,建炎间从岳飞护卫八陵,转战江、淮间,积阶至武义大夫。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孝宗召见,大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遣再遇与统制陈孝庆取泗州。再遇请选新刺敢死军为前锋,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抚司克日进兵,金人闻之,闭榷场、塞城门为备。再遇曰:“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孝庆从之。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泗有东西两城,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先登,杀敌数百,金人大溃,守城者开北门遁。西城犹坚守,再遇立大将旗,呼曰:“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于是两城皆定。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遇,辞曰:“国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且招抚得朝廷几牙牌来?”固辞不受。寻除环卫官。 倪调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复遣孝庆等继之。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骑为先锋取徐州,至虹,遇郭、李兵裹创旋,问之,则曰:“宿州城下大水,我师不利,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矣。”再遇督兵疾趋次灵壁遇孝庆驻兵于凤凰山将引还再遇曰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营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再遇曰:“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金果以五千余骑分两道来,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于灵壁北门,自领兵冲敌阵。金人见其旗,呼日“毕将军来也”。遂遁。诸军发灵壁,再遇独留未动,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诸将问:“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金兵七万在楚州城下,三千守淮阴粮,又载粮三千艘泊大清河。再遇谋知之,曰:“敌众十倍,难以力胜,可计破也。”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夜二鼓衔枚至敌营,各携火潜入,伏粮车间五十余所,闻哨声则火,敌惊扰奔窜,生擒乌古伦师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嘉定十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卒,年七十。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招抚司克日进兵              克:严格限定(日期)  B.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    旋:不久,很快 C.会倪以书抵孝庆              会:恰巧 D.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      间:秘密地,暗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倪以八十七人付之             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     B.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  C.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     诸军乃可安行无虞 D.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     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于灵壁北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火”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  B.夜不火,火今日,何也 C.各携火潜入 D.闻哨声则火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代名将毕再遇,不仅善于运筹帷幄,在战场上更是果敢骁勇,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B.在攻打泗州时,毕再遇巧用计谋,“声西击东”,收到奇效,先拿下泗州东城,西城则不战而克。 C.毕再遇觉得自己的任务是攻打徐州,如果死在灵壁南门,会被郭倪认为是不按预定线路行军,违背军令。 D.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毕再遇火烧敌人的粮车,断其给养,这一计策很像《三国演义》中曹操夜袭鸟巢。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再 遇 督 兵 疾 趋 次 灵 壁 遇 孝 庆 驻 兵 于 凤 凰 山 将 引 还 再 遇 曰 宿 州虽 不 捷 然 兵 家 胜 负 不 常 岂 宜 遽 自 挫 吾 奉 招 抚 命 取 徐 州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 答:                                                                           ②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 答:                                                                         答案: 1.D(间:从小路) 2.B(A两个“以”都是介词,凭借、用。B.“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顺承,可不译。两个“乃”都是副词,才,就。D两个“于”都是介词,在。) 3.C.名词(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点火”) 4.C(毕再遇的意思是宁肯死在抗金的战场上,也不死在逃跑的路上) 5.(1)再 遇 督 兵 疾 趋/次灵 壁/遇 孝 庆 驻 兵 于 凤 凰 山/将 引 还/再 遇 曰/宿 州虽 不 捷/然 兵 家 胜 负 不 常/岂 宜 遽 自 挫/吾 奉 招 抚 命 取 徐 州 (漏断、错断一处不扣分,每两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2)①毕再遇犒赏士兵,用忠义激励他们,发兵逼近泗州城。 ②夜间能照见虚实情况,白天看不见烟尘,他们已经败逃不敢追赶,军队就可以安全行进,没有危险。 文言文参考译文 毕再遇,字德卿,是兖州人。他父亲毕进,在建炎年间跟随岳飞守卫皇家陵园,转战长江、淮河之间,一步步地升到武义大夫。再遏以恩庇补官,隶属侍卫马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武艺超人。宋孝宗召见他,见后很高兴,赏赐给他战袍和金钱。 开禧二年,皇帝下诏北伐,让殿帅郭倪招安山东、京东一带,派毕再遇和统制陈孝庆攻打泗州。毕再遇请求选用新征的敢死军作先锋,郭倪将八十七人给了他。招抚司限定期限进军,金人听说后,关闭边境的市场,堵上城门,作好准备。毕再遇说:“敌人已知道我方增派军队的时间,兵以奇取胜,应当提前一天出击,出其不意。”陈孝庆同意他的想法。毕再遇犒赏士兵,用忠义激励他们,发兵逼近泗州城。泅州有东西两城,毕再遇让人将兵器、旗帜、船只摆在石屯下,装作要攻-tr西城的样子,却亲自带领部下从陟山直至东城南面的城墙下,自己先登上城,杀死几百敌人,金人大败,守城的开北门逃走。西城还在坚守,毕再遇竖起大旗,高喊:“大宋的毕将军在此,你们都是中原的百姓,赶快投降。”很快有淮平县令用绳子从城上下来,请求投降,于是两座城都攻克啦。郭倪来犒赏士兵,拿出皇帝授的刺史牙牌授予毕再遇,再遇推辞说:“国家黄河以南失陷了八十一个州,现在攻下泅州两个城就得到一个刺史,按这样下去再拿什么来奖赏?再说您从朝廷那里得来几个牙牌啊?”坚决不接受。不久被任命为环卫官。 郭倪调李汝翼、郭倬攻打宿州,又派陈孝庆等作后援。命令毕再遇用四百八十个骑兵作先锋攻打徐州,到了虹地,遇到郭、李的士兵负伤败回,问他们,回答说:“宿州城下有大水,我军不利,统制田俊迈已被敌人捉住。”毕再遇领兵紧急前往,驻扎在灵壁,遇到陈孝庆屯兵在凤凰山,将带兵返回,毕再遇说:“宿州虽然没有取胜,但是兵家胜败无常,怎么能这么快挫伤自己的锐气!我奉招抚的命令攻打徐州,经过这里,宁可死在灵壁北门外,也不能死在南门外。”恰巧郭倪发信给陈孝庆,让他班师撤军,毕再遇说:“郭、李两人溃败,敌人一定追赶,我们应当伏击他们。”金军果然用五千骑兵分两路追来,再遇让敢死队二十人守住灵壁北门,自己领兵冲入设阵。金人看见他的旗帜,喊到“毕将军来啦”。于是逃跑。各路军马离开灵壁,毕再遇独自留下没动,估计大军走了二十多里,就火烧灵壁。诸将问他:“夜间不点火,今天白天点火,为什么?”再遇说:“夜间能照见虚实情况,白天看不见烟尘,他们已经败逃不敢追赶,军队就可以安全行进,没有危险啦。你们哪里知道军队前进容易而撤退困难啊?” 金兵七万屯驻楚州城下,三千人守卫淮阴的粮食,又载着三千船粮食停泊在大清河中。再遇谋划说:“敌人比我军多十倍,难以用武力取胜,可以用计打败他们,”于是派统领许俊抄小路前去淮阴,夜间二更天衔枚到了敌营,各自带着火潜入,伏在五十辆粮车间,听到哨声点火,敌人惊慌逃走,活捉了乌古伦师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嘉定十年,从武信军节度使任上辞官。去世时,享年七寸岁,递饵太尉.后父追任太师,谥号忠毅。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