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1-4题。 (一)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二)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②,腹而有之③,此亦国之社鼠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社鼠:土地庙里的老鼠。②案据:把持,此指袒护。③腹而有之:似心腹般对待他们。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A.齐之习辞者也 B.王曰,何坐 C.吏二缚一人诣王 D.灌之则恐败其涂 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所以然者何 ②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 B.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②不诛之则为乱 C.①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②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 D.①橘生淮南则为橘 ②灌之则恐败其涂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政治家的风范,请分别指出这两则短文中晏子语言的特点。 选文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熟练;犯罪;到;毁坏 2.B 3.①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 ②老鼠所以不能被杀死,因为(怕损坏)土地庙的缘故。(意思对即可。) 4.选文一: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意思对即可) (选又二:晏子巧用比喻,委婉进谏,劝说景公除掉身边的奸佞之臣,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