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虽然大大提升,但仍然存在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安居难等民生问题,仍存在大量贫困地区和人口,贫富差距依然比较突出。材料二:“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家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社会保障的支出从2006年的2011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318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从2006年的13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89亿元,增加10倍;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和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已超过1.6万亿元。材料三:“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中,党和国家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⑴结合材料一,我国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⑵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6分)⑶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什么?(2分)⑷社会上还有很多贫困家庭,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作为他们的同伴,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2分)
答案: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或者加快发展)(2分)⑵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贫困,关心群众生活,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6分)⑶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2分)⑷(言之有理即可)(2分)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