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生物
题目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将矮杆不抗锈病小麦和高杆抗锈病小麦杂交,从中选育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小麦品种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答案:B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生物 试题推荐
生物 试卷推荐
西藏无纸试卷
2018至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题带答案和解析(广东省湛江市)
2019-2020年高一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生物免费试卷完整版(天津市静海区一中)
深圳市2019年高三上半期生物月考测验带答案与解析
浙江2018年高二生物前半期高考模拟完整试卷
高一下半年期中生物在线考试题免费练习(2019-2020年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
2020届贵州省高三后半期适应性测试理综生物考试完整版
南通市2019年高二上半期生物月考测验免费试卷完整版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2021年高二第一次月考理综生物免费试卷完整版
2019-2020年高三上半期期中生物题免费试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
最近更新
以下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描述正确的是 A.车站安检口使用红外线对行李包进行检测 B.所有物体都发射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辐射
Zn(OH)2是两性氢氧化物,和强酸反应时生成Zn2+,跟强碱反应时生成ZnO22-。现有三份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M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简单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的禾谷类、水草能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 ,而昆虫、兔、鹰、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秒内经过的位移是s,它的初速度为v0,t秒末的速度为vt,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WhenFrida Kahlo’s paintings were on show in London, a poet d
Speaking of all the songs he has written, I think this is pr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
已知数列满足,,,其中是给定的实数,是正整数,试求的值,使得的值最小.
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下列四条界线中没有穿秦岭---淮河一线的是 ( )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带手机上学,对此学生们持不同的看法。请你根据以下信息写一篇短文,反映这一现象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赞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 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B.人民当家作主 C. 人民
Last night I stayed up too late, ______ I’m really sleepy no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被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其中道路已经指明”的
我们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体现了 A.机不可失,时不再
导致中亚气候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处亚洲中部,地势高、水汽难以爬上去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C.所处纬度
感恩,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话题。学会感恩,学会热爱生活,我们将会感受到更多快乐。假如你校拟举行一次有关“感恩”的演讲比赛。
根据下列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水环境功能区规划,按照下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
(00上海卷)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条形磁铁
已知是一个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且满足,.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