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家宝 候发山 村里不时传来炸响的鞭炮,年的气息越来越浓。 过罢年,我就整整撑了40年。父亲吧嗒了一口烟,很享受地“呲溜”了一口。 春子低着头,怔怔的样子。 我老了,干不动了。父亲一直看着春子,眼光里有疼爱,有欢喜,有期待。 春子瞅着升腾的火苗,没有说话。 因老家遭了大水,你老爷(曾祖父)带着一家老小落脚到这里。感念这里的人好,你老爷会些木工手艺,就自造了一条小船,摆渡,不取分文报酬。你老爷临死立下遗嘱,子孙后代义渡乡亲……父亲不像是自言自语,像是说给春子听。 春子的目光溜出门外,望着眼前缓缓流动的小河,心里生起无端的怨恨。 你老奶(曾祖母)去世时,你老爷上午忙完丧事,下午就到渡口去了……到你爷爷这一辈,他结婚那天,拜了天地后,直奔渡口……轮到我,那就多了。有一年,我下河救人,上岸后发起了高烧,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才出院。你打工没回来,我就掏了1000元雇人摆渡了半月……说到这里,父亲的脸上有了神采,连那一道道皱纹里都放出光来。 乡亲们的情啥时候才能还完?春子忍不住说道。 还不完!咋能还完呢?若是当年他们不收留你老爷,只怕早就变成孤魂野鬼了,哪会有我?更别说你了。说到这里,父亲指了指墙角的蓑衣和竹篙,说,还有外面的船,这就是咱的传家宝。从你老爷到我这一辈,先后渡坏22只木船,撑破一百多把竹篙……到你这里,不能断了,还要传给我的孙子。 这有什么可骄傲和自豪的?春子又带气又带笑。他在外面打工,每月四五千块的收入,实在不愿意回来。 这时候,门外传来踢踢踏踏的凌乱的脚步声。有人过河!父亲站了起来,要去拿墙角的竹篙。 “大叔,过年了,陪你喝两盅。”随着话音,门口一暗,进来几个村民。一个个手里都不空,提溜着水果,还有酒和菜肴。春子认得,其中一个是老村长。 看到春子,老村长说道:“春子也在啊,啥时间回来的?过了年不走了吧?” 不等春子说话,父亲呵呵一笑,豪气地说,不走了,不走了,该接班喽。 春子站起来给老村长打过招呼,回家了。娘还在家忙年呢。 回到家,娘刚蒸出一笼馍,有花卷,有菜包,有蒸馍,冒着袅袅的热气和丝丝的香气。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下子把春子包围了,心里的不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春子刚要伸手抓个花卷吃,娘拍了一下他的手,说还没敬河神呢,等会儿吃。 听说要敬河神,春子心里又生出隐隐的不快。 娘似乎知道春子的心思,说你爹让你回来就回来吧,有地,饿不死,挣那么多钱干嘛?人这一辈子,名声比啥都重要。 娘,别说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春子看到娘的头上一片雪白,心里动了一下。 过罢年,春子真的就接替了父亲摆起了渡。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春子破例收取费用,一个人一次两元钱。 父亲强压住心头的火气说,你到底要干啥?你不是我的儿子! 春子说,我收钱,乡亲们就没有亏欠感了。 放屁!是咱欠乡亲们的!有好多天,父亲都不敢出门,不敢面对乡亲们。 其实,父亲的猜测和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对于春子摆渡收费,有不少村民倒还是理解的。老村长知道父亲的心思,还特意赶来安慰他,说收费是应该的,早应该收费了。 私下里,有人曾给春子算过一笔账,一个人一次两元,一船按10人计算,每天大概30个来回,每个月至少有两三万的收入。乖乖,春子要发大财了。 父亲再出门时,明显感觉到了乡亲们的目光跟先前有很大的不同,见了面也没有过去的热乎劲了。 春子也有类似的体会,乡亲们的眼神。较之以往,少了温度,少了情谊,多了冷冰冰,多了敌意。有时当着他的面,指鸡子骂狗,话也说得难听。 报应,报应啊。父亲没少这样哀叹。儿大不由爹,父亲干生气也没办法。 一年后,村里来了一支建筑队,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桥。 没有人再坐船了。春子的小船、竹篙和蓑衣真的成了文物。有村民还幸灾乐祸的,见到春子,还假惺惺地关心,说有了桥,春子要失业了。春子淡淡一笑,没有说话,没有一点失落的样子 当桥竣工那天起,春子又到外地打工去了。那天,父亲忍不住告诉老村长,说那座小桥是春子出资修建的。 老村长的嘴巴半天没合拢,然后哈哈一笑,末了说了一句,狗日的春子。 狗日的春子。父亲自言自语重复了一句,然后嘿嘿呵呵地笑了,眼角里,皱纹里,都塞满了骄傲和自豪。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小说的标题具有多重作用。本文以“传家宝”为题,既交代了小说的行文线索,又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春子之所以不愿回村义渡,是因为外面打工能挣四五千元,而义渡是不收村民一分钱的;就算渡船收费,也要被人指指点点。 C. “春子看到娘头上一片雪白,心里动了一下”,说明他突然意识到娘已老了,作为儿子,应该回家替父母分担负担。 D. 春子摆渡收费前后村民对春子父子的态度迥然不同,有时竟当着他们父子的面指桑骂槐,表现了部分村民对收费的不理解。 E. 作者对塑造人物的手法信手拈来,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侧面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了春子这一人物形象。 12.“父亲忍告诉村长,说那座小桥是春子出资修建的“一句照应了前文的哪些内容? 13.父亲的人物形象有何特征?请简要分析。 14.小说中“传家宝”的内涵是什么?文中表现了作者对“传家宝”怎样的态度?
答案:11.BD 12.①春子反问父亲“这有什么可骄傲和自豪的?” ②春子破例摆渡收费,一个人一次两元钱。③面对奚落,春子淡淡一笑,没有一点失落的样子。 13.①朴实憨厚。想让春子接班,认为春子的做法对不住乡亲。②知恩图报。一生义渡来报答乡亲。③古板僵化。坚持让春子义渡乡亲作为报答乡亲的方式。 14.“感恩之心”。传家宝既要传承,还要与时俱进。 【解析】 11.试题分析:B项,春子将渡船收费前并不知道村民会因此指指点点,D项,当着春子的面。 12.试题分析:注意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描写的内容,主要是照应“春子反问”“破例摆渡收费”“面对奚落,春子淡淡一笑,没有一点失落的样子”等情节。 1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想让春子接班,认为春子的做法对不住乡亲”等情节中概括出其“朴实憨厚”的性格特征。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朴实憨厚”“知恩图报”“古板僵化”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14.试题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含义的分析注意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