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图二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CO2吸收量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 ,合成 的ATP用于 ,线粒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 源是 ,ATP的合成用于 。 (2)图一中的物质A是 ,物质A进入线粒体的条件是 。 (3)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 (用图中字母表示),影响甲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4)若外部因素适宜,图二中丁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最可能是 ,在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 。 (5)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 。 (6)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请解释原因。 如果将两试管移到黑暗环境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量分别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案:(1)光能 CO2的还原 有机物的分解 各项生命活动 (2)丙酮酸 有氧气存在 (3)f、g、h、a 温度 (4)色素的含量 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 (5)升高 (6)不一样,因为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CO2,而叶绿体利用NaHCO3 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 前者基本不变,后者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因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而在温度保持不变时,呼吸作用基本稳定。 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将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合成的ATP用于暗反应CO2的还原,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用于生命活动;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 在有氧气存在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行彻底氧化分解;图二甲状态光照强度为零,只进行呼吸作用,从外界吸收O2,将CO2释放到外界;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丁点由于光合作用速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限制作用的内部因素最可能是自身色素的含量;光反应产生ATP用于暗反应,因此ATP移动方向是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停止光照,光反应立即停止,C3还原逐渐减弱,而CO2的固定基本不变,因此C3含量升高。盛有线粒体和丙酮酸的试管是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CO2。另一支试管是叶绿体利用NaHCO3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移入黑暗中,前者因温度恒定,呼吸作用基本稳定;后者因无光,光合作用逐渐减少直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