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语文
题目
10.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 举匏尊以相属 B.或师焉,或不焉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所在语句的具体语境分析,A项,生,通性;属同嘱;B项,不,通否;趣,通"趋"趋向。D项,缪:通"缭",缭绕,纠结。暴通曝。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语文 试题推荐
语文 试卷推荐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免费试卷完整版
高一后半期3月月考语文题同步训练免费试卷(2019-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
福州市2018年高一上半年语文期中考试无纸试卷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9年高二语文下半年期中考试网上考试练习
泰州市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2018年至2019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试卷完整版(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
武威市2018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在线做题
上海2013年高三语文前半期同步练习
韶关市在线做题
2018-2019年高二期中考试免费试卷(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
最近更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题2分) 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
2009年8月8日是首个“全民健身日”。许多人都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快乐、健康地从事着体育健身活动。活动中人体内肌细胞代谢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
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
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到了十九
对于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端接稳恒直流电,灯泡发亮B.a、b端接交变电流,灯泡发亮C.a
Peopleare recycling many things which they ___________ away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凋败 调查 啁啾 未雨绸缪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此外,在另外两份建议中,她积极呼吁加快股权分置改革措施,运用法律手段打击上市公司大股东占
题22图1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 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
在同一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ax+b与二次函数y=ax2+8x+b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①x2+(-5)2=(x+5)(x-5) ②(x-y)2=x2-y2 ③(-a-b)2=(a+b)2 ④(3a-b)
“-3<a<1”是“方程=1表示椭圆”的________条件.
我国年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分别是 A、东南丘陵 、 塔里木盆地 B、海南岛、四川盆地 C、火烧寮、托克逊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B.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
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把2.05446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 )A、2.1(精确到0.1)
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To get your family working and learning together~and also he
图是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的光控电路。“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R、磁控开关L、定值电阻R0、电源U1等组成
如果是定义在上的函数,使得对任意的,均有,则称该函数是“- 函数”. (Ⅰ)分别判断下列函数:①;②;③是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