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918年,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图Ⅰ 图Ⅱ (1)图Ⅰ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__________(填“A”“B”或“C”); (2)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Ⅱ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而导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变化。请在图Ⅱ中作出NO2和CO反应时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答案:解析:(1)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即有新物质生成的碰撞,显然选C;(2)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吸热,注意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3)催化剂主要使有效碰撞的能量降低,使反应的门槛降低,即过滤态时的能量较低。 答案:(1)C (2)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 (3)(见图)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