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化学
题目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铝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 Al+2OH-+2H2O =AlO2-+3H2↑ B.澄清石灰水与足量的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 NH3↑+H2O D.AlCl3溶液中滴加足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答案:B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丽江市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同步考试检测
2019-2020年高一上册10月月考化学在线考试题免费练习(重庆市第一中学)
马关县第二中学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考试摸底考试题同步训练
安徽省皖北名校2020-2021年高二前半期第一次联考化学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2019-2020年高二前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化学在线测验完整版(辽宁省本溪高级中学)
长治市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考题同步训练
陕西2018年高二化学上期月考测验试卷完整版
北京101中学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重庆高一化学月考测验(2019年下册)免费试卷
最近更新
在制作下列食品时,与细菌、真菌无关的是 A.自制酸奶B.酿制米醋 C.制作酱油 D.腌制黄瓜咸菜
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成为联结海内外钱氏宗亲
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做导线 B.金刚石用于制玻璃刀
目前“低碳减排”备受关注,CO2的产生及有效开发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为金属电阻、R2为光敏电阻、R3为热敏电阻。设电流表A的读数为I,电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日常生活用的火柴头上含有KClO3、MnO2、S,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红色染料.最新研究表明,其体内代谢产物有强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国家正在严查添加有苏丹红的食品.已知最
下列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何以知之 B.拜送书于庭 C
若观察到一个动物细胞中正处于染色体两两配对。你认为正确的判断是 ( ) A.这个细胞可能来自肝脏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2.2亿中小学生将继续通过收看视频节目的方式,共上《开学第一课》,并以主题班会的辅助形式,思考“
下图一架飞机从a城出发途径b岛附近海域后飞往c城的航线位置。读图回答下列有关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a地所在国农业地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C2H2 B. CO2 C. NH3
宇宙飞船运动中需要多次“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 (1)经过特殊训练,效果十分 ,但要想功勋 ,还有漫长的
下列现象由地球的自转产生( ) A、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如图所示,在一直立的光滑管内放置一轻质弹簧,上端O点与管口A的距离为2x0,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管口由静止下落,将弹簧压缩
假定你是李华,你的加拿大笔友Wendy来信说她打算暑假期间来你所在的城市游玩,想让你为她推荐景点。请你用英语给她回信,内
小红从连云港去乌鲁木齐,选最近的铁路干线,经过的大城市依次为 A.石家庄、西安、宝鸡、兰州 B.徐州、郑州、西安
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影响 C.遗传因素的影响
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