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I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①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②,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淫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②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猥自枉屈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遂成枯落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f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读出的是他的忠贞,而这篇《诫子书》则蕴含着大智慧,大道理,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答案: 1.(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3)实现。(4)于是。 2.(1)我原本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田,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性命,不想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 (2)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3.(1)以淡薄和宁静的心态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2)水生短暂,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3)做人要保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得满分) 附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熟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