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6分) 材料一:我国黄河上游地区略图(图7)。这里有色金属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图中B为河套地区,自清代以来,人们开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农业发达。 材料二:粮食问题具有“放大”效应。粮食是必需品,供需紧张,就有可能引发大的波动,带来连锁反应。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 材料三:我国1992-1998年粮价涨跌率与通货膨胀率相关关系图(图8)。 (1)图7中A山脉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试举两例:                         。甲处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2)该地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3)河套地区发展自流灌溉,是人们充分利用了黄河和__       ___的有利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但这种灌溉方式也导致了             (环境问题)的产生。 (4)图8信息反映,我国粮价变化会引发_    __,引起我国粮价上涨的自然原因可能有_     _。 (5)为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对策?   答案: 【答案】 (1)内流区与外流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半干旱与干旱地区。答其中之二即可  位于我国一、二级阶梯过渡区,河流落差大,较多支流汇集,降水量较多,河流的流量较大。 (2)有色金属矿产丰富,靠近原料地;黄河上游水能丰富,有较为廉价的电力作为保障。 (3)地形地势;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 (4)通货膨胀;病虫害、旱涝灾害; (5)加强水利建设;切实保护耕地;实行种粮补贴;加强粮食储备;加大科技投入等。  
地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