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杜绝游客大量“顺走”免费厕纸的行为,北京天坛公园在公厕内安装了6台人脸识别厕纸机。游客只要摘掉眼镜、帽子,面朝识别屏幕,机器下方就会有适量的厕纸自动滑出,同一个人每隔9分钟才能取一次纸。据悉,“刷脸取纸”后,在游客量较大的南门公厕,厕纸使用量已由过去的每天20卷下降到现在的4卷。 对于北京天坛公园的这一举措,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看法,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22. 【立意参考】 (1)利用高科技手段督促公民道德自律很有必要。 让科技为文明把关,让每个人都被迫恪守规则、欲投机而不能,或者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比如重新取纸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样,不文明的行动、举止就会得到遏制,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文明的素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道德素养的形成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在道德蹒跚学步时,需要技术扶一把,送一程,当公民道德意识逐渐增强后,自然可以丢掉这根“拐杖”。 没有治标也就没有治本,只有不断的治标累积并不断培养习惯,才能让守法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况且,目前对过度使用厕纸的行为没有强制的法律法规约束,所以采用高科技手段加以督促也是非常必要的。 (2)动用高科技设备解决偷取厕纸的问题,是杀鸡用牛刀。 高科技设备价格不菲,用于识别人脸发放厕纸实为大材小用;约束带来的道德素养提升只是一时的表象,强制手段治标不治本。对于公共服务产品,技术防护不是万能的,还是要靠市民素质的提升。 (3)既要让科技为文明把关,又要有适当的教育、宣传引导。 杜绝不文明行为有必要,但更应采取教育、引导的方式,只有从内心树立道德的标尺,自觉约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文明行为,标本兼治。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