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呼吸消耗以及未被利用的部分外,还有部分能量被________所利用。 (3)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时期。 (4)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大量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 (5)若图1表示一农业生态系统,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考察发现:秸秆都是当作燃料,粪便、废水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由此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良后果。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产生的________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
答案: (1)B、C、D、E、F(缺一不得分) F (2)分解者 (3)a (4)F、D数量都将减少 (5)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病虫害传播、农业成本高(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C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图1中A是空气中的CO2,E是生产者,F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B是三级消费者,C是分解者。群落是该区域中所有的生物,包括图1中的B、C、D、E、F。在图2中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甲是三级消费者。F是初级消费者,它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作用和未被利用外,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判断丙种群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就看其数量的多少。E大量出现白化苗,则F由于缺少食物而减少,D也随之减少。粪便、废水等直接进入农田,将导致能量的浪费及环境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