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玉米的光合效率较水稻的高,这与玉米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有很大的关系。如何将玉米的这一种酶转移到水稻等植物上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的研究课题之一。但实践证明,常规杂交育种手段很难如愿以偿。最近,有人利用土壤农杆菌介导法,将完整的玉米PEPC基因导入到了水稻的基因组中,为快速改良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开辟了新途径。 (1)玉米和水稻很难利用常规杂交手段杂交的原因是 。 (2)获得PEPC基因后,将其导入土壤农杆菌的质粒中,以获得重组质粒,请在下框中补充某DNA片段并画出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示意图。 切割时用 酶切割。 (3)导入完成后得到的土壤农杆菌,实际上只有少数导入了重组质粒,可根据质粒中含有的 筛选出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 (4)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感染水稻细胞,即使感染成功,PEPC基因通过一定途径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但不一定会表达,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 A.玉米和水稻不共用一套密码子 B.水稻中缺乏合成PEPC的氨基酸 C.PEPC基因受到水稻基因组中相邻基因的影响 D.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的PEPC基因被水稻的某种酶破坏了 (5)PEPC基因在水稻细胞中成功表达的标志是 。 (6)得到PEPC基因成功表达的水稻细胞后,科研人员常采用 方法获得转基因水稻植株。 (7)如果转基因水稻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蛋白,将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包括_________。 A.生物安全 B.环境安全 C.食品安全 D.伦理道德问题
答案:(1)玉米和水稻存在生殖隔离 (2)补全1分,末端1分 限制酶 (3)标记基因 (4)C (5)在水稻细胞中合成PEPC (6)组织培养 (7)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