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发生频繁发生。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共同协商,签署新的协议。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结合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B和B→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 (3)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植物通过          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通过           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生物圈中         的平衡,形成温室效应。 (4)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储存在1800Kg葡萄糖中,则图中最高营养级释放CO2的最大量为      (假设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全部用于自身消耗)。 (5)“周一请吃素”,这是哥本哈根环保会议中支持环保的进步青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广大环保人士的支持。试从碳循环和能流动角度分析该理念的合理性:                                                                                     (6)松土是许多地方栽培植物中经常使用的一项措施。但是现在有些专家认为松土会加剧全球变暖,结合示意图分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7)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重申,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这一减排目标应该采取哪些减排措施(答出两点即可)              ,为落实国家减排目标,我省制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计划》,拟在黄河三角洲建立一个大型生态农业基地。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优点是                  。 答案:(1)B→C→D (2)A→B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B→C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 (3)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碳循环 (4)105.6Kg (5)减少了食物链的营养级,降低了能量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6)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二氧化碳 (7)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解析: 以碳循环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知识。 (1)据图判断,A、B间是双箭头,且化石燃料指向A,可知B为生产者,则食物链就是B→C→D。 (2)A→B是由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B→C是生物群落内碳的循环,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生物的呼吸作用达到平衡才不会出现温室效益,碳循环才是平衡的。 (4)最高营养级传递了两次,并去最高传递效率为20%,则最高营养级获得物质为:1800×20%×20%=72Kg,则产生二氧化碳为(72×6×44)÷180=105.6 Kg。 (5)吃素减少了食物链的营养级,只有两级。 (6)松土是让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 (7)寻找替代性能量即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生物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