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六十华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客观的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摘自《学习时报》 材料三: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陈东升《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 (1)材料一中“破坏一个旧世界”的含义指什么?毛泽东在这方面有什么理论建树? (2)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材料二所述的哪个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下列方面的相关史实论证所归纳的该阶段的时代特征。 序号 方  面 举   例 1 政治制度创新 2 经济建设热火朝天 3 外交成就突出 答案:(1)破坏: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推翻三座大山,结束国民党独裁统治;等等,言之成理即可)(1分) 理论建树: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1分) (2)阶段:革命立国时代(1分) 史实:政治制度: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两点即可) 经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计划。(2分) 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参加万隆会议并发挥重要作用。(2分两点即可) (3)天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全球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的解体;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兴起和扩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代表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