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生物
题目
有科学家深入研究发现: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答案:C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生物 试题推荐
生物 试卷推荐
2013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期末考试
2014江苏高一下学期苏教版高中生物期末考试
2013河南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月考试卷
2016福建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期中考试
2014云南高二下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期中考试
2015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期末考试
2014河北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月考试卷
2017江西高二下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月考试卷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质检二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河南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月考试卷
最近更新
(6)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考查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m⊥α,nβ,m⊥
已知:①H2O(g)=H2O(l);△H=Q1 kJ·mol-1②C2H5OH(g) = C2H5OH(l);△H=Q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司徒刘穆之从兄子也,世居京口。父仲道,高祖克京城,以补建武参
如图,点A、B、C、D、O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是由△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则旋转的角度为 ▲
The weather is fine today. ______ yesterday.A.Neither was i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了解了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学到了一些有创意的教学方法。B.这部数万字
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
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
西双版纳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喜欢孔雀舞、欢度泼水节的民族是()。孔雀舞 A.傣族 B.藏族
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 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电压U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B.当电流I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是虚心还是骄傲,不仅涉及思想作风问题,也关系到一个人能否进步,能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据图回答图中河段的落差可能为A.110米 B.80米
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从
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为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四大皆空”和“口头禅”等词语,这些词语 于( ) A.佛教
下面是关于正常人糖代谢的两种观点:甲:一次性吃蔗糖过多,部分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乙:一次性吃蔗糖过多,尿液中不会含糖。(
下列实验或调查中,操作与操作目的相一致的是选项 实验或调查 操作 操作目的 A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测量琼脂
下列叙述正确并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FeCl3+3NH4SCNFe(SCN)3+3NH4Cl溶液显红色,加少量NH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蜡烛
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A.酸雨 B.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