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注:消费者物价指数一般定义超3%为通货膨胀,超过5%就是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材料二:2010年8月以来,美元超发形成的贬值,撬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让发展中国家恐慌。部分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与炒家联合制造、发布虚假信息,形成利益共同体,分享炒作农产品带来的高额黑利。我国大多数省市上调了劳动力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国家连续几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部分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我国的CPI从年初的1.5%连续闯关,破三、破四、破五,一路仰冲。 材料三: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今年年初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采取果断措施平抑物价。调控立竿见影,尤其是前期游资介入炒作的部分品种,价格回落幅度相当明显。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分析CPI一路仰冲的原因。(11分) (2)分析材料三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并说明如何建立负责任的政府。(8分) (3)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平抑物价的理由。(8分)
答案: (1)①现象:GDP在2009年上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的一年里快速增长,但到了2011年上半年,有所下滑。CPI一直在不断攀升,并超过国际警戒线。2009年以来,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比率上升较快,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有所下降。(6分) ②原因:货币超发,人为恶意炒作,劳动力生产成本增加,天气等自然灾害造成农产品供不应求,经济全球化影响,国外经济波动殃及我国。(5分) (2)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切实履行经济、政治、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平抑物价。(4分) 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4分) (3)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物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府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平抑物价。(4分) ②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府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平抑物价。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