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D属于氧化物 B.物质C的水溶液pH大于7 C.甲是复分解反应 D.实验室可用H2O2和MnO2制取E 答案:【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131:微观粒子模拟图型;16 :压轴实验题. 【分析】首先根据氧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判断出A、B、C、D、E各表示什么分子,然后再根据D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来判断是否属于氧化物;根据C物质的化学式来判断它属于酸碱盐中的哪一种,进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来分析甲反应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根据E物质的化学式即可知道能否可用H2O2和MnO2制取. 【解答】解:根据氧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判断出: A是水分子(H2O);B是氯分子(Cl2);C是氯化氢分子(HCl);D是次氯酸分子(HClO);E是氧分子(O2). 据此分析下列各选项: A、物质D即次氯酸(HClO),不是氧化物,而是酸,故A错误; B、物质C的水溶液是盐酸,pH小于7,故B错误; C、反应甲中的氯分子,它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由于E物质为氧气,所以可以使用H2O2和MnO2制取E(氧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图示题,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原子或各分子所表示的意义,并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与反应类型.
化学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