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已知装置B、C、D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小资料: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1)打开A中的玻璃塞和活塞,B中实验现象是 。B中的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因是 。C中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 (2)一段时间后,关闭A中的活塞和玻璃塞,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玻璃塞和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E中的活塞,并用弹簧夹K2夹紧橡皮管。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解释C中呈现的现象的原因是 。 (3)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为了确定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NaOH 的实验方法为 。
答案:【答案】(1)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进入B也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CO2+Ca(OH)2=CaCO3↓+ H2O (2)白色浑浊消失,变为澄清溶液; 过氧化氢分解出的氧气使稀盐酸进入到C中,难溶的碳酸钙被稀盐酸溶解。 (3)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使沉淀完全,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产物中有NaOH;若溶液不变色,则产物中没有NaOH。 【解析】 试题分析:(1)因为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变红,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B,并溶于水生成碳酸,使B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根据浓盐酸据哟挥发性,氯化氢进入B溶于水,也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A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C中澄清石灰水反应,则C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 H2O(2)过氧化氢分解出的氧气使稀盐酸进入到C中,难溶的碳酸钙被稀盐酸溶解,白色浑浊消失,变为澄清溶液;(3)A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所以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使沉淀完全,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产物中有NaOH;若溶液不变色,则产物中没有NaOH。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