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  (一)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①作州之二年,构②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③记之。……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④,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⑤,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①欧阳公:指欧阳修,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而遭波及,被贬出京,至滁州当地方官。②构:建筑。③巩:指曾巩,北宋散文家,因有欧阳修的推荐,才使曾巩的才能得到彰显,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④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⑤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         。  (2)树林阴翳   翳: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两个语段中都写到欧阳修的“乐”,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语段(一)中写“太守之乐其乐”,太守“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语段(二)中写“公之作乐”,欧阳公真正的乐具体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4、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游历山水之间,先后建“醉翁亭”、“丰乐亭”、“醒心亭”。正如欧阳修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请结合两个文段的内容,概括欧阳修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1.(1)不久(2)遮蔽    2.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3.(1)与民同乐。 (2)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4.欧阳修是热爱自然山水、豁达乐观、积极向上,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情怀的人。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