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目前,高中生或多或少有些零花钱,将来走上社会也必然要与钱打交道。同样是高中学生,由于消费观不同,对待金钱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某班举行了一次有关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收集到以下材料:金钱能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金钱能买到补药,却买不到健康;金钱能买到食物,却买不到胃口;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金钱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在人类社会中,有很多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如高尚的人格、真诚的友谊、亲情等,都是金钱买不来的。 如果就上述材料请你参加讨论,结合经济生活中相关货币理论知识,谈谈你对金钱的认识。 第二小组收集到本班王同学以下有关材料: 8月份家庭收入 8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8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送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MP3 自己伙食费支出 向父母要 向别人借 700元 500元 150元 60元 100元 300元 220元 600元 230元 (2)根据材料,王同学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3)如果就王同学的消费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请写出你的谈话要点。
答案:(1)①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金钱不是万能的。(1分)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一定的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 分)③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2 分) (2)①从众心理。生日请同学吃饭、同学互送礼品等可能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2 分)②求异心理。购买个性化服饰,标新立异,可能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2 分)③攀比心理。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可能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2 分) (3)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行消费。(2分)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个人消费不追赶时髦,不盲目超支。大量的负债消费不仅给家庭资金带来了紧张,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同时还会增加自己的诚信风险。(2分)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应懂得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2分)(如从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