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北京市燕山地区2020年初中毕业年级质量监测(二模)】 2019年岁末,阳光中学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孔子文化展,并开展了语文学科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下面是展览前言中的一段话。阅读这段话,完成小题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标识,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生活在距今2500多年前人类社会创造性思维意识集体迸发的文明“轴心时代”,他和同时代的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巨匠并称为伟大的精神导师,引导人们用理智的方法【甲】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不仅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① 着人类的整体精神历程,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天东西方文明不同的文化形态。时至今日,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 ② 时,我们总是能在先哲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指导和启迪【乙】在中华文明中,以礼、仁、中庸、大同、小康、天下为公等为基本内容的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深度结合,( )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表现出恒久旺盛的生命力,( )先后传播至东亚、东南亚、欧美等地区,成为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源泉之一,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了一定启示。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迸发(bèng) 结合(jié) B. 迸发(bìng) 结合(jié) C. 迸发(bìng) 结合(jiē) D. 迸发(bèng) 结合(jiē)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①②两处填入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左右 ②跃 B.①左右 ②越 C.①控制 ②越 D.①控制 ②跃 (3)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顿号 【乙】逗号 B.【甲】顿号 【乙】句号 C.【甲】逗号 【乙】句号 D.【甲】逗号 【乙】逗号 (4)文中三处括号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而且…也 B.因为…所以…也 C.不仅…而且…更 D.因为…所以…更 2. 一部分同学对孔子的生平和思想特别感兴趣,他们着重参观了“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展出单元。请根据参观内容,完成小题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三千,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之所以影响深远,是因为孔子思想的形成源自中华文明的深厚涵育。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面对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的局面,系统继承、发展、总结了上古三代的中华文明,并积极实践,由此奠定了孔子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中庸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因此要求人们自觉循礼而动,自觉修身,遵守社会规范,共享人类美好生活。 (1)下面是一幅赞美孔子的对联,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觉世牖民,诗书易象 ① ,永垂道法; ② ,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 A. ①春秋 ②举世闻名 B. ①战国 ②出类拔萃 C. ①春秋 ②出类拔萃 D. ①战国 ②举世闻名 【备注】牖,发音为yǒu,本义为窗户,古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后泛指窗。也是通假字,通“诱”,出自《礼记·乐记》:“天之牖民。” (2)材料中划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天下为公”是先贤们普遍憧憬的理想社会形态,东晋大诗人 (填人名)在他的《桃花源记》中就表达了这种美好愿望。 3. 下面是文化展中的部分书法作品,对作品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 【乙】 【丙】 【丁】 A. 【甲】的字体属于行书,行云流水,唯美隽逸。 B. 【乙】的字体属于隶书,宽严得体、古朴典雅。 C. 【丙】的字体属于草书,结构简省,笔力刚劲。 D. 【丁】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4.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国家博物馆网的“微博热议”中留言,畅谈这次参观的感受。下面的四条留言,其中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徜徉于论语镜廊,那些木雕版上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如流动的音符,润泽心田。 B. 大量的历史文物,充满科技元素的多媒体互动体验,时尚的展厅布置,让人流连忘返。 C. 我在杏坛边上久久伫立,望着面前和蔼而不失威严的孔子,仿佛听到了他与弟子谈笑风生,看到了他对弟子的谆谆教诲。 D. 所有展品中,我对孔子题材的艺术作品情有独钟,艺术家们笔下的孔子或悠然逍遥,或儒雅高逸,皆饱蘸着他们的人文情怀与精神寄托。
答案:1. (1)A (2)A (3)B (4)A 2. (1)C (2)系统总结、继承、发展了上古三代的中华文明。 (3)陶渊明 3. B 4. B 【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迸发”意思是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迸”应读作“bèng”;“结合”意思是彼此紧密联系,“结”应读作“jié”。故选A。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左右”意思是影响他人的行动,“控制”意思是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超出范围。根据语境,对“类的整体精神历程”应用“左右”恰当。“飞跃”比喻突飞猛进,“飞越”指飞着从上空越过,根据语境,应选“跃”。据此分析应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甲处,“理智的方法”和“道德的方式”是节奏紧凑的并列短语,中间用“顿号”;乙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的句子引出新的内容,所以填写“句号”。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掌握能力。“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表现出恒久旺盛的生命力”,“先后传播至东亚、东南亚、欧美等地区,成为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源泉之一”两句话之间是递进关系,应使用“不仅……而且……”;“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了一定启示”是并列关系,故填写“也”。据此分析应选A。 【2题详解】 (1)本题考查拟写对联。上联,根据“诗书易象”可知,暗指《诗经》《尚书》《周易》等作品,根据选项内容,应选“春秋”,即作品《春秋》。下联,根据“泰山”“麟凤”可知,泰山北斗、凤毛麟角,突出孔子的卓越地位和不凡的影响力,应填写“出类拔萃”。据此分析,选C。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画线句语序不当,应改为“总结、继承、发展”。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根据题干中“东晋大诗人”“《桃花源记》”的提示可知,这个人物是“陶渊明”,他在作品《桃花源记》中表达了对“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B.表述不准确,这幅字体属于隶书,其特点是“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是否恰当的辨析能力。B.表达不恰当。这次活动是“孔子文化展”,参加活动之后,应该围绕“孔子文化”畅谈感受,而不应该将关注点放在活动现场的科技元素上。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