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已知: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即可得到配合物A.其结构如图1: (1)Cu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 (2)元索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 (3)配合物A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 (4)1mol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5)氨基乙酸钠分解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等电子体:  (写化学式). (6)已知:硫酸铜灼烧可以生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图2,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答案:【分析】(1)Cu是29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3d能级上有10个电子、4s能级上有1个电子,3d、4s能级上电子为其外围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 (2)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原子的2p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的元素; (3)根据碳原子的成键情况要以判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4)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H2N﹣CH2﹣COONa中含有8个σ键; (5)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为等电子体; (6)利用均摊法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1)Cu是29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3d能级上有10个电子、4s能级上有1个电子,3d、4s能级上电子为其外围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故答案为:3d104s1; (2)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原子的2p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的元素,所以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N>O>C; 故答案为:N>O>C; (3)配合物A分子中一种碳有C=O,碳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另一种碳周围都是单键,碳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故答案为:sp3、sp2; (4)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H2N﹣CH2﹣COONa中含有8个σ键,所以1mol氨基乙酸钠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8mol, 故答案为:8mol; (5)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原子个数为3个,价电子数为16,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为等电子体,则CO2的等电子体为:N2O(或SCN﹣、N3﹣等), 故答案为:N2O(或SCN﹣、N3﹣等); (6)利用均摊法知,该化合物中O原子个数=1+8×=2,Cu原子个数=4,铜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4:2=2:1,所以其化学式为:Cu2O, 故答案为:Cu2O. 【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晶胞的计算、等电子体、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知识点,利用均摊法、等电子体概念、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分析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中等;高考题中对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考查时,不是单纯的涉及一个考点,常常将各个考点融入到一个大型题中,考查知识较全面,要求学生对各个考点熟练掌握,一般来说,有关晶胞的计算较难.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