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藩国名臣 (明)朱国桢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扑,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日记数千言    日:         (2)赵先生耻居其下   耻:         (3)诸生侍侧凛凛 侍:         (4)且遗一扑 遗:         2.下列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为讲说甚详恳  二虫尽为所吞 C.以身先之  太医以王命聚之 D.书其面曰  其真无马邪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不足,竟夜读忘寝。 (2)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4.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答案:1.(1)每天 (2)以……为耻 (3)陪从 (4)赠送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虽然为课外文言文,但是考查的词均为课内学过的,需要平时注意积累和灵活运用。(1)联系句子意思可知,“日”为“每天”;(2)联系句子意思可知,“耻”为“以……为耻”;(3)联系句子意思可知,“侍”为“陪从”;(4)联系句子意思可知,“遗”为“赠送”。 2.C 解析: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平时多注意积累。A.代词,他/结构助词,的。B.介词,给/介词,被。C.用。D.代词,它/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3.(1)白天背诵的数量不足,就整夜读书以至忘记了睡觉。 (2)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太守也没办法。 解析: 本题考查古文翻译。字字落实,同时语句通顺。(2)句中要注意“虽”的翻译,以及“骄纵甚”的语序调整。 4.①勤学,有上进心;②以身作则;③规矩严明。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考查赵准作为学官的特点。根据文中“为学官”后内容,分别概括三个方面即可。 (参考译文) 赵准,藁城人,高个儿,胡须长而美,性情刚强坚毅、方正严肃,从早到晚没有萎靡神色,不苟言笑。二十多岁,才开始读书。当时有一个聪明的少年,每天能背诵几千字,赵先生以不如他为耻辱,每天所背诵的书一定要和他等同。白天背诵的数量不足,就整夜读书以至忘记了睡觉。(赵准)在顺天府乡试中中举,做了学官。藩王令诸郡王都(跟随赵准)学习经学,(赵准)给(他们)讲解很是详尽恳切,门下弟子常有几十人。(赵准)规矩尺度很是严格,诸生走路站立都有规范。(赵准)尤其重视背诵,(他)以身作则,不知疲倦,诸生侍奉在侧神情敬畏。当时太守有十个儿子,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太守也没办法。一天,(太守)听闻赵先生严厉,亲自带着五个孩子来,并且给予(赵准)一把鞭挞用的刑具,宽二寸,厚半寸,在它上面写道:“专治五个孩子,不要涉及其他学生。”诸子一旦远远看见(赵准),就很敬畏,都一改常态,认真学习,遵守规矩。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