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首要口号是呼吁抵御西方文化和西方政治经济秩序的渗透,在他们看来,西方乃至整个不信伊斯兰教的外部世界,无不图谋以异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和生活方式来征服和俘虏穆斯林,继而剥夺其所有的权利。 ——刘金源《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四 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生产工作职位。 ——胡成国《全球化中的美国对外经济战略》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 (2)在反对全球化的问题上,材料三与材料四的视角各是什么?两则材料的各自出发点是什么?中国政府为什么要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答案: (1)因素:国际贸易、传教、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倾销商品、资本输出。 (2)视角:材料三:着眼于宗教文化(文化角度);材料四:着眼于社会就业(经济角度)。出发点:材料三:维护自身文化和宗教传统(抵制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侵蚀、支配)。材料四:保护民族经济(保护本国就业岗位)。原因:加入世贸组织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3)利: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弊: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掠夺性开采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发达国家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