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已,日奉壹。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选文是他的山水游记《 》中的第四篇。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水尤清冽 ( ) (2)怡然不动( ) (3)犬牙差互 ( ) (4)隶两从者( ) 3.文中写潭水游鱼的笔法极妙。试分析第二段是如何描写潭水和游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作者以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绘了小石潭周围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者描绘的这幅幽雅深邃的画卷中,我们跟随作者时而倾听清脆的水声,时而观赏嬉戏的游鱼,时而置身凄清的竹林,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柳宗元 永州八记 2.①格外;②呆呆的样子;③像狗牙那样;④跟随 3.描写潭水,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以游鱼姿态的清晰可衬托出水的清澈。描写游鱼,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作者细笔描绘游鱼姿态,一方面侧面衬托出潭水的清澈,一方面表现作者观鱼时心情的愉快。 4.示例:青青的树,翠绿的藤蔓,有的亲密地缠绕,互诉衷情;有的轻轻地飘拂,翩然起舞;有的悄悄地低头,临水照影。袅娜的枝条,千姿百态,为石潭增添了几许清幽与美丽。(语言准确、流畅、优美即可) 5.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当他听到清脆的水声和看到自由嬉戏的鱼儿时,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想起自己不幸的遭遇,忧伤悲凉的心情又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