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药罐 贾平凹 ①我们村三十户人家共同着一个井,一个碾盘,一个土地庙,也共同着一个药罐。 ②这药罐年代很久,但一直是完好的,它最早属老社长私有。老社长已经死去十五年,大家还记得他的好处。药罐自那时流传,谁家有人病了用罢药,罐子就放在门楼脑上,等着另一家有人病了来取用。风俗里送药罐等于送病,是要忌讳的。便又放于门楼脑上,等着别一家人病了再来“用用”。药罐就像老社长,人们对它畏惧,却不敢有半点亵渎心。 ③那阵,一般人有个病病灾灾,大都是抗着。吃些烧糊的葱根,喝些姜汤,捂被子发汗,用火罐在额上拔一个紫红的印或者用针扎中指、挑眉心,放出些黑血就罢。抗不过去了,再往土地庙里求神拜鬼。病人还是不好的,就只有说:“这是阳寿到时了,治了病治不了命的。”却没有想到去上百里的县城医院或抓几副中药吃。 ④上医院是不敢思想,抓中药那也是要许多钱的,我们没有钱买更多的粮食吃稠饭还能买药吃?吃药和买香烟一样被认作奢侈。 ⑤社长是吃中药的,因为他是社长,是我们村的光荣,吃公家的净粮,药费可以报销。社长是一个瘦老头,留大背头,穿黑呢子中山服。社长的气管常发炎,肠胃不好,腰酸,肾也虚亏,有几次病得要丢了命了,但后来却又好起来。于是社长说:“得了病怎么不吃药?瞧瞧,不是几副药就保住一个命吗?” ⑥社长说过这话后,一般人家也开始吃起药来,但往往吃过一副二副,实在是没能力再吃下去,便去社长家门前的十字路口上揽社长吃过的药渣。心想,只要是药,即可治百病的,拿回来再熬一熬,让病人喝。一辈子没有吃过药的身子见药味就生奇效,这倒使社长也惊讶。也由此,村人对社长的药渣有了依赖,对社长家的药罐也有了依赖。 ⑦村里人好多年里,基本上是吃着社长的药渣维持了健康。除了许家的二婶外,竟没有出现过一次危险。许家二婶过日子太节俭。她一生什么都不敢糟踏,凡是能咽下肚的东西,绝不让它在肚子外坏掉。铲完了锅,孩子已将勺子铲子要拿去洗了,她说:“拿来!”伸出舌头将勺子铲子上的饭渣舔了。那一次许家二叔犯了病,拿回社长的药渣熬汤,喝过二次病好了,还剩一碗汤药不喝了。许家二婶身体蛮好的,却想:倒了多可惜,让我喝了。结果喝得她吐了一个晌午,睡倒在床上三天没有起来。 ⑧吃社长药渣的病人,病差不多全好起来,吃原药的社长却死了。死了一个大人物,我们村从此不能沾他的荣耀的光和药渣的利。 ⑨一晃好多年过去了,自土地分了以后,多多少少每家都有些零花钱,谁家有个病,也去抓些中药来吃了。没有谁再去揽别人家的药渣熬汤喝。而药罐还是老社长的那个药罐。 ⑩每每把药罐放在门楼脑上,或从门楼脑上取下来交给来取用的别人时,人们就想起了老社长。药罐是老社长留给村里的纪念,人们小心翼翼地使用着,从你家传到我家,从我家传到他家。药罐熬着苦口的汁水,苦水使全村人团结起来,滋润着生命,就这么活下去。 (节选自陕西人民出版社《贾平凹文集》,有删改) 19.小说以“药罐”为题,有什么好处? 20.第⑦段对许家二婶的刻画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21.“老社长”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一个人物,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22.结合全文,探究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 答案:19.“药罐”是全文线索,串联起一幅幅乡村风俗画;“药罐”是写实,更是苦难生活的象征。(每层2分,4分) 20.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人物的语言(“拿来”)、动作(舔饭勺)和心理(“倒了多可惜”),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一个节俭、纯朴,又有些愚昧的农村妇女形象。 21.(1)老社长是情节发展的推动因素,他吃药才有村民借药罐吃药渣的故事;(2)老社长和村民们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逼真表现出村民贫穷的生存状态;(3)老社长那点药渣的“好处”被村民久久记住,从侧面衬托出村民的善良。(每层2分,共6分) 22.(1)苦汁一样的日子不应该被忘记,这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2) “苦口的汁水”能挽救村民的生命,苦难生活能磨砺人的意志; (3)艰难的日子能聚拢、维系人心,困苦中更需要团结一致; (4)艰难的日子也能滋润生命,苦难中的人生命力最顽强; (5)再艰难的日子也能熬过去,永远不要失去对未来的希望。 (每点2分,共6分。任意三个角度回答均可。) 【解析】 19. 试题分析: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可以从小说的线索、情节、表现的内容等角度考虑,在这篇小说中,“药罐”是全文的线索;同时也是生活苦难的象征,答出这两点,意思对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明确人物描写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如“拿来”、“舔饭勺”和“倒了多可惜”等分别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同时这也是运用了白描手法,这些都是为刻画许家二婶这一农村妇女形象服务的。解答时手法和简析各1分,人物形象2分。 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 试题分析:分析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可以从小说的情节安排上、人物形象的表现上、小说主旨的展现上等角度入手,答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老社长与村民的生活形成对比、衬托村民的善良等内容,意思对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试题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应当是文章主旨的体现,分析其中的意蕴要结合小说的主旨来考虑,“苦水使全村人团结起来”说明苦汁一样的日子不应该被忘记,这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苦口的汁水”能挽救村民的生命,苦难生活能磨砺人的意志;艰难的日子能聚拢、维系人心,困苦中更需要团结一致。“滋润着生命,就这么活下去”说明艰难的日子也能滋润生命,苦难中的人生命力最顽强;再艰难的日子也能熬过去,永远不要失去对未来的希望。答案不唯一,任意三个角度回答均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语文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