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陋室铭》,回答文后的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      (3)惟吾德馨(                )           (4)白丁(                 ) 2.解释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    )      A.自己同诸葛亮、杨雄一样,都居住陋室,居住环境不好。      B.为了衬托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予云亭一样有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进一步突出“德馨”。      D.为了说明诸葛亮的草庐和杨予云的亭子都很出名。 4.有人认为本文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闻名,出名   这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2.(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惟、馨) (2)没有音乐声扰乱囱己的耳朵,没有官府的事物使身体劳累。(劳、形) (整个句子要通顺,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  3.C 4.略 开放型题目,要求:有理有据,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做出合理解释。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