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故乡》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2-13题。(6分) 甲段:他(闰土)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乙段: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12.比较两段文字中闰土的话语,试分析字里行间所显示的人物形象的前后变化。(提示;可以从标点使用、用词特点、语言逻辑等方面入手。)(4分) 13.请认真体会乙段文字中加点词语“只是”的表达作用。(2分)
答案:12.甲段语言表达流畅,能够灵活准确运用动词将冬日捕鸟过程描述得绘声绘色,显示了少年闰土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个性活泼可爱。乙段表达多用省略号,说话断断续续,颠三倒四,显示中年闰土为社会和生活所迫,麻木而迟钝的现状。(标点、动词、语言逻辑中答出两点即给分,(4分) 13.“只是”显示中年闰土身心的麻木,对造成自己生活悲剧的根源的茫然无知,对改变生活现状的挫败无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