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创造力缺失在基础教育中 创造力并不是由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简单相加后的复合体,而是由各种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后而新生的复合体。目前我国大多数基础教育工作者并不清楚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是什么,误以为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基础”就是知识的积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开展发散性思维,就能突生灵感并形成创造性成果。 然而,知识并不都是有用的,在知识浩如烟海的今天,比积累知识的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有用知识的能力。从效率的角度考虑,最应选择的知识是那些能使原有知识增值的知识,如方法论性质的知识、学科结构性知识以及有关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方面的知识。即使选择了有用的知识,也还需要进行包括组合、转换等程序在内的知识再加工,使书本知识能转变成为实用目标或创新目标服务的知识。我国以往的学校教育只是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快速地吸取知识,既没有注意知识吸收的有效性,更没有注意知识的组合与转化程序。 从现行学校教育的内容来看,要具备较强的学业能力需要三个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善于思考;大脑反应较快;小心谨慎不犯错误。而具备较强的创造力也需要三个条件:敢于突破旧框框;不惜花费时间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不怕犯错误。显然,现行的学校教育所需求的学业能力与创造力存在着相悖的地方,即我们在打基础的过程中,存在着压制创造力发展的本质性缺陷。创造性活动需要基础,其中包括学科知识基础,但除此之外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我国的基础教育因其狭隘的知识观、片面的基础观,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局限在认知能力方面,致使学生在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缺陷。 从开发创造力的角度看,创造动机与创造欲望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然而我国学校教育因重理论性、抽象性,并追求多知识点、快教学进度,同时进行高重复性的机械训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及自信心都荡然无存。可以说,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最得不偿失之处。 1.下列表述中,属于基础教育导致学生创造力缺失原因的一项是 A.我国大多数基础教育工作者认为在知识积累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开展发散性思维训练,就能突生灵感并形成创造性成果。 B.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增值型知识.方法论知识.学科结构性知识.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方面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知识观较为狭隘。 C.认为创造力是由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简单相加后的复合体。 D.现行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积累.轻策略方法,追求多知识点.快教学进度.高重复性训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自信心荡然无存。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选择有用的知识,并关注知识的组合与转换程序,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B.现行学校教育内容与学生创造力培养存在相悖的地方,打基础的过程中存在压制创造力发展的本质性缺陷。 C.构成创造力的能力要素包括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 D.“小心谨慎不犯错误”与“不怕犯错误”是具备较强的学业能力与具备创造力在条件方面的显著差别之一。 3.根究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知识浩如烟海的今天,积累知识会压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我国基础教育要放弃以知识积累为目标的教学观念。 B.拥有了有用的知识,并且发展了包括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全面的能力,如果没有创造动机和创造欲望,创造力还是不能得以开发。 C.树立全新的知识观,就是要关注并重视方法论的知识、学科结构性知识、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方面的知识。 D.学业能力与创造力存在相悖的地方表明,基础知识越是扎实,创造力越是缺失。
答案: 1.答案D(A.C两项是对创造力的认识,本身不属于导致学生创造力缺失的原因,B项是讲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知识较狭隘,也不是导致学生创造力缺失的原因。) 2.答案D(A项,创造力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A项只涉及知识,未涉及能力,不能构成充分条件。B项,第三段中原文是“现行的学校教育所需求的学业能力与创造力存在着相悖的地方”而不是“学校教育内容”与创造力存在相悖的地方。C项,文中是说“狭隘的知识观、片面的基础观”导致其中一些能力发展存在缺陷,并非说创造力由这些能力构成。) 3.答案B(创造力是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后而新生的复合体,创造动机和创造欲望是开发创造力的关键因素。A项,“积累知识会压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中的“知识”应限定为“书本知识”,不包括有用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没有知识积累也无法发展创造力。“放弃”过于绝对。C项,全新的知识观还应包括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D项,文中没有关于“基础知识”越扎实与“创造力”越缺失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