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0月26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估计此后每年约有5亿立方米的泥沙会随水进入三峡水库,如果处理不当,水库将出现严重淤塞。 材料二 : “千里长江,险在荆江”指的是长江干流从枝城到城陵矶河段(见图8),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这一河段,河床高出两岸平地,形成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的“悬河”。这也使每年洪水期南北两侧的支流来水很少,不及这一河段洪水来量的百分之五。 材料三: (1) 试分析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的自然原因,并简要说明三峡水库建成后能够大大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的理由。     (2) 针对库区存在的泥沙淤积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3) 三峡水库实施调蓄作用后,将使鄱阳湖洪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发生变化。试说明其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答案: (1)长江主要流经我国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夏季雨水集中;荆江及其以上河段水系发育,支流众多;荆江河段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同时地上河又使排洪能力大大降低。(8分)     荆江河段为地上河,汛期洪水主要来自长江上游;三峡水库位于荆江段上游,可拦蓄上游来的绝大部分洪水。(6分) (2)在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水库实施蓄清排洪,建设冲沙设施等。(6分) (3)鄱阳湖水位:洪水期略低,枯水期略高,水位年变化变小。(4分)原因:洪水期三峡水库蓄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较调蓄前下降,易于鄱阳湖洪水下泄,使湖水水位下降;枯水期则相反(三峡水库放水,长江中下游水位较调蓄前上升,使鄱阳湖水下泄减缓,因而湖水水位较调蓄前略高)。(6分)  
地理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