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在孔子诞辰257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同学们前往参观。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展览“前言”中的部分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分为“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儒家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儒家学说的国际传播”“孔子题材艺术作品”四个部分。展览以众多文物讲述孔子开  ①   (宗/综)儒学,倡导仁政、礼义等儒家思想(甲)回顾孔子创办私学的历程和诲人不倦的圣迹;展示儒家学说所历经的绵延不断的历史……在儒家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思想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1)结合语境在①处填入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宗    诲(huǐ)    B.①    宗诲(huì) C.①综    诲(huǐ)    D.①    综诲(huì) (2)在(甲)处填入标点,并在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分号      不仅       还 B.(甲)分号      既然       就 C.(甲)句号      既然       就 D.(甲)句号      不仅       还 2.进入展厅,就能看见展览的宣传海报。对海报上面“高山景行”这个词语,同学们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完成小题。 (1)小鲁发现“高山景行”这个词语来自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孔子的赞美:“《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中的《诗》指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  (2)小豫查词典得知,“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景行”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结合展览“前言”的内容,你认为展览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为题,想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 3.展馆中“论语镜廊”两侧垂下的小木板上雕刻了《论语》中的许多语句。其中一块小木板上雕刻着“学而不思则罔”,这让你立刻想到下句:_______。 4.参观“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后,同学们用对联评价孔子,不适合的一项是(   ) A.德大千年祀  名高万世师 B.先师功德传四海  儒学精华照五洲 C.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春秋 D.半世经文传道授业  一代圣人杏坛讲学 5.作为本次参观活动的志愿讲解员,小京同学拟写了一段讲解词。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其中既有唐代荣启奇问孔子葵花镜、历代御制孔庙碑拓片等文物精品,还有各种语言版本的《论语》,以及当代艺术名家创作的孔子题材艺术作品等。这些展品诉说着孔子思想形成、发展与传承演变的历程,讲述了孔子文化的深远影响,为大家带来 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A.展览集中展示了孔子不同时期的700余件艺术品及珍贵文物、古籍 B.展览集中展示了孔子不同时期的7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及艺术品 C.展览集中展示了不同时期与孔子相关的700余件艺术品及珍贵文物、古籍 D.展览集中展示了不同时期与孔子相关的7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及艺术品 6.在“孔子题材艺术作品”展览处,同学们欣赏了与孔子有关的书法作品。对下面两幅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庙堂碑》的字体属于楷书笔势舒展,端雅静穆, B.《孔子庙堂碑》的字体属于行书,宽严得体,自由飘逸。 C.《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用隶书写就,体态宽扁,俊美雄健。 D.《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用篆书写就,蚕头雁尾,古朴浑厚。 7.参观活动结束,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感受。下面是四位同学所写的文字,其中语言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 A.“杏坛讲学”展厅里“万世师表"四个大字分外醒目。孔子和弟子们的塑像依次排开,他们畅谈理想的场景,跃然纸上。 B.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正是这种敬业乐业的精神,造就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C.“论语镜廊"中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句在我脑海萦绕,鞭策着我要做一个像孔子一样 的谦谦君子。 D.“孔子观欹器”场景中的涓涓细流吸引我驻足观赏,这潺潺水声犹如波涛在澎湃,令人 回味无穷。 答案:1.(1)B     (2)A 2.(1)诗经  (2)示例:希望观众借助展览了解孔子崇高的德行及伟大的思想。    3.思而不学则殆 4.C 5.D 6.A 7.C 【解析】 1.(1)本题考查词语的音形义。“开宗”意思是开创某一教派或学派,符合语境,“开综”不是固定词语,没有意义,诲的正确读音是huì,注意不要误读为huǐ。故选B。 (2)本题考查标点和关联词的运用。语句中“讲述儒家思想”“回顾孔子圣迹”“展示儒家历史”是三个并列的方面,结合“圣迹”后面的分号可知,甲处应用分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意义,两者之间是递进关系,应用“不仅,还”连接,故选A。 2.(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 (2)本题考查对主题的理解。“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景行”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这两个词可以恰当的形容孔子的品质,所以展览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为题,是想通过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的思想观点和高尚的品德。 3.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背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中的名句,注意不要把“殆”误写为“怠”。 4.本题考查对对联的理解。 A.“德大千年祀,名高万世师”是山东省曲阜孔庙寝殿的对联,是歌颂孔子对教育的巨大贡献; B.“先师功德传四海,儒学精华照五洲”歌颂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传遍了四海内外,对国内外很多华人有重要影像; C.“草堂留后世,诗圣著春秋”中“诗圣”指杜甫,“草堂”指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这是关于杜甫的对联; D.“半世经文传道授业,一代圣人杏坛讲学”中“传道授业”指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杏坛讲学”指孔庙有亭,亭边遍植杏树, 名杏坛,据传孔圣人曾在此向门生弟子传道授业解惑; 故选C。 5.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根据语段“其中既有唐代荣启奇问孔子葵花镜、历代御制孔庙碑拓片等文物精品,还有各种语言版本的《论语》,以及当代艺术名家创作的孔子题材艺术作品等”可知,介绍的顺序是文物精品、《论语》等书籍、艺术作品,D中“7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及艺术品”的顺序和语段顺序相照应,故选D。 6.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书法赏析首先要了解汉字字体特点: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隶书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蚕头雁尾;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起来很轻松;篆书笔法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较少;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孔子庙堂碑》的字体端庄大方,笔画平直,属于楷书,不属于行书;《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的字体曲线较多,直线较少,属于篆书,故选A。 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A.观看雕像的感受不能用“跃然纸上”来形容; 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表现的是安贫乐道的品质,不是“敬业乐业的精神”; D.“涓滑细流”是形容细水缓缓流动的样子,后面的“犹如波涛在澎湃”使用不当; 故选C。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