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昔齐威酣乐,而淳于髡说甘酒;楚襄宴集,而宋玉赋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及优旃之讽漆城优孟之谏葬马并谲辞饰说抑止昏暴是以子长编史以其辞虽倾回意归义正也。但本体不雅,其流易弊。于是东方、枚皋,糟啜醨,无所匡正,而诋嫚媟弄,故其自称“为赋,乃亦俳也,见视如倡”,亦有悔矣。 (节选自刘勰《文心雕龙·谐隐》) 1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18.文中的“子长编史”是指《史记》中的哪一篇? 19.作者认为司马迁将“谐者”编入《史记》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17.及优旃之讽漆城/优孟之谏葬马/并谲辞饰说/抑止昏暴/是以子长编史/以其辞虽倾回/意归义正也。 18.《滑稽列传》。 19.他们的言辞虽然颠倒迂回(微妙含蓄),而用意却都归于正当的义理(起到了讽谏的作用)。 【解析】 1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核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标志性的虚词,结构的对应等,最后从语意上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核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标志性的虚词,结构的对应等,最后从语意上进行分析。从语义上分析注意抓住重点的“动词”,根据“动词”大致短句,再看主语的变化,根据主语变化进一步确定。 18. 试题分析:注意文学常识的记忆。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注意重点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 19. 试题分析:注意对文意的概括、归纳。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注意对文意的概括、归纳,注意语段中的“谐者”的特征和现实意义的分析。 【参考译文】 “谐”字之所以由“言”和“皆”两字组成,就是因为所说的言辞浅显通俗,大家听了都喜悦发笑。从前齐威王喜好酣乐饮酒,淳于髡就专门给他说甘酒的事来讽谏他;楚襄王爱好欢宴集会,宋玉便作了《登徒子好色赋》来讽谏他。他们的意图都在于通过微妙含蓄的话来讽谏,颇有可取之处。到秦国的优旃谏止秦二世油漆城墙,楚国的优孟谏阻楚庄王厚葬爱马,同样都是用含蓄的言辞讽喻,阻止帝王昏庸残暴的行为。司马迁编入《史记》,就是因为他们的言辞虽然颠倒迂回,而用意却都归于正当的义理。但是谐辞这类东西本身就不雅正,所以它的流传就容易发生弊病。于是西汉的东方朔、枚皋这类文人只能吃糟食,喝淡酒,随波逐流,投人所好,对帝王的缺点和错误没有什么匡救纠正的作用,而只是说些诋毁谩辱不庄重、供人狎戏玩弄的话,所以他们自己也说,“所作的赋,是属于玩乐取笑一类的东西,以致被别人看成倡优戏子一样”,自己也后悔。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