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考生注意:此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题计分。A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B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 (A)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A B C D. 性质或结构信息 室温下单质呈粉末状固体,加热易熔化。 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能溶于水。 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单质质软、银白色固体、导电性强。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 原子最外电子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 单质为空间网状晶体,具有很高的熔、沸点。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写出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 (2)写出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的pH____________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的硬度__________(填“大”或“小”),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写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元素A—D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四种元素,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A B C D 性质或结构信息 单质制成的高压灯,发出的黄光透雾力强、射程远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稳定结构。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L层有一个未成对的p电子 +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 (1)上表中与A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______,写出D离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2)D和C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___晶体。 写出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元素B的单质或化合物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B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 b.常温、常压下单质难溶于水 c.单质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 d.在一定条件下镁条能与单质B反应 (4)A和D两元素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写出能证明该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 (A)(1)第三周期ⅦA族  1s22s22p63s23p4 (2)2Na+2H2O2NaOH+H2↑  大于 (3)大  SiO2是原子晶体  或  小  CO2是分子晶体(合理即可) (4)Cl  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硫酸的酸性或氯化氢稳定性比硫化氢强(合理即可) (B)(1)Mg  1s22s22p6 (2)离子  2F2+2H2O4HF+O2 (3)b  d(B是氧气或氮气) (4)Na  钠与水反应比镁与水反应激烈或氢氧化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强(合理即可) 【解析】(A)A元素从“明亮有蓝紫色火焰”,再结合其他信息可知是S元素;B元素从“气体”可知是非金属元素,从M层上只有“一个未成对p电子”知是Cl元素,与气体易溶于水相吻合。C元素,从“黄色火焰”可知是钠元素,再由前面的信息印证。D元素: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结合空间网状结构,和“很高的熔、沸点”应该是C元素或Si元素。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从它们之间的相互置换、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等方面去判断。 (B)A元素:从“黄光”知是钠元素。B元素:分离液态空气能得到的单质是氮气、氧气和惰性气体,由原子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知是氧元素。由“L层有一个未成对p电子”知是硼元素或氟元素,结合“气体”,C是氟。D2+有10个电子,则D是12号镁元素。
化学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