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A”或“B”),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A”或“B”).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 (4)实验室常使用仪器E来收集气体,如现在要收集氢气,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b”或“c”),有同学认为只要经过一定的改进措施,氧气也能从该端进入收集,则他的改进措施是 . (5)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当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d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液 .
答案:【考点】4O: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4P: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4Z: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常识写出仪器的名称;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选取合适的装置,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型”,选取合适的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选用浓硫酸; (4)收集氢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采用“排水法”. (5)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d后,液体在压力下会进入长颈漏斗则液体下降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解答】解:(1)根据常识写出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是:2KClO32KCl+3O2↑,属于“固固加热型”,选取合适的装置A,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属于“固液不加热型”,选取合适的装置B,干燥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选用浓硫酸; (4)收集氢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采用“排水法”.所以实验室常使用仪器E来收集氢气,气体从c端进入,就是“向下排空气法”; 瓶中装满水后就成为“排水法”.所以改进措施是瓶中装满水. (5)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d后,液体在压力下会进入长颈漏斗,所以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下降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2)A;检查气密性;2KClO32KCl+3O2↑ (3)B;CaCO3+2HCl═CaCl2+H2O+CO2↑;浓硫酸 (4)c;瓶中装满水 (5)液体下降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点评】主要考查了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来确定.一般分为两种: ①固体与固体反应生成气体,反应需要加热,简称“固固加热型”.选择实验室制取O2的发生装置; ②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气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简称“固液不加热型”.选择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 气体的收集装置要根据所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大小,是否溶与水来判断其收集方式以及收集装置.一般情况下,不溶于水的采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的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