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古今中外人类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六年……遂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混战),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甚足易制(容易控制)。……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指出王绾、李斯各自主张的制度。 材料二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一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一一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⑵根据材料二,判断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采用这种划界原则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⑶材料三中所指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什么? 这种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结合19世纪末中国现实,你如何理解“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 材料四 20世纪初在强烈的危机意识的支配下,许多人提出了极为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政治体制。主张通过开设国会和实施宪法将中国转换成为“立宪君主制”国家的改良派,从支持者的人数看是最多的。要求废除君主制本身和驱逐满洲这一异族统治者、主张立即建立“共和制”的革命论,以年轻一代为中心的支持者不断增加。有的人主张以没有权力的皇帝(或孔子的子孙)来作为维持中国统一的象征性的、道德性的权威的“虚君共和”。也有的人认为应重新组织富有启蒙精神的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主张有必要实行“开明专制”。相反有人主张强化地方自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应该通过“各省独立”来解决殖民化危机。有人甚至对政治权力存在的本身就提出异议,为了实现“无政府共产”社会甚至不惜采取恐怖行动。这多样的政治构想大概到辛亥革命之前都登台亮相了。 ——【日】佐藤真一《近代中国的体制构想》 (4)根据材料三列举20世纪初中国出现的各种政治主张,并说明最终实践了哪一主张。 (5)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为民主制度提供宪法保障的法律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前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而后者(《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源何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部宪法体现了什么共同的思想?
答案: ⑴王绾主张分封制;李斯主张郡县制。 ⑵犬牙相入。 原因使地方割据缺乏好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⑶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 如何控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的原则; 19世纪末中国戊戌变法,曾经效仿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道路。 (4)通过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通过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实行虚君共和制;开明专制;实行地方自治等。 通过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5)根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 共同思想人民主权。 第一问中,结合“请立诸子”和“皆为郡县”两点信息回答;第二问中,材料出处《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包含重要信息“犬牙相入”,然后联系材料内容回答;第三问中,“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指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颁布《权利法案》,实行议会主权原则。“对中国有意义”是指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派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第四问中,各种政治主张根据材料所举回答即可,联系辛亥革命可知是实践了民主共和制主张;第五问中,分析法律实施效果,应结合革命对社会的改造程度回答,两部宪法都体现人民主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