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当我们用敏锐的双眸去细心地观察生活时,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温暖和温情:冬天的阳光是温暖的,春天的和风是温暖的;寒冷时的一件棉袄是温暖的,饥饿时的一块面包是温暖的;伤心时一句安慰的话语是温暖的,困境时一个鼓励的眼神是温暖的……家庭,没有温暖便是一碗淡而无味的清茶;社会,没有温暖便是一片毫无生机的荒漠。 以“温暖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字迹工整(2)不得抄袭(3)不要在文中透露自己的相关信息。
答案:温暖就在身边 温暖无处不在,而发生在我家的这件事,其中就包含了母亲对儿女的温暖…… 那年夏天,我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男孩,不是很懂事。一天,吃完晚饭还没有收拾桌子,我就迫不及待地从冰箱里拿出冰镇的半个西瓜,拿起勺子挖了勺就吃。妈妈看了,笑着从冰箱里拿出一碗没有一点籽的冰凉可口的西瓜瓤。“吃吧,我已经给你挖去籽了。”我看着红里透白、新鲜多汁的西瓜、馋涎欲滴,忙挖起一块放进嘴里,未等嚼完,我便又挖起一块放进嘴里。“慢点,慢点,没人跟你抢。”妈妈站在一旁一边笑着看我吃,一边继续挖籽。 妈妈用右手拿起一把小勺,左手拿着一角西瓜。她先用勺轻轻地把那些依依不舍得离开的西瓜籽从鲜红的瓜瓤上挖下来,然后用小刀把西瓜一块块地削下来,放进碗里。最后,左手端起碗,右手拿起一把小勺,把碗里的瓜先切成小块,再慢慢到捣碎,让它出汁,再如此反复数次,一碗西瓜瓤才弄完,最后,放进冰箱里冷冻,转天,就又有一碗冰镇西瓜。她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就拿了一块最大的西瓜,给我吃。 不知怎的,我忽然问妈妈:“妈妈,吃西瓜不吐西瓜籽”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妈妈一边挖西瓜籽一边说。 我看见碗里的这些无籽西瓜,突然想到:我现在不就是“吃西瓜不吐西瓜籽”吗?妈妈辛苦地挖着西瓜籽,而我却像个大爷似的坐在椅子上悠闲地吃着。 我把我的想法跟妈妈做了汇报。妈妈听了,用食指指着我的小鼻子说“这孩子,就你聪明。”说完,她继续挖西瓜籽。嗯,那是什么?是妈妈的手吗?为何变得如此苍老。这双手上长着几道细小的皱纹,像一道细小的裂纹。昨天下午,我想吃水果,可能是妈妈怕我不够吃,就削了许多橙子和苹果。我一看,天哪,那这么多,我哪里吃得下啊!我吃得肚子都快撑着了,也只吃了一点点,没办法,只好把它们放进冰箱里每天再吃。妈妈怕这些水果坏了,今天就把它们都吃了。不能浪费呀,好好的别扔了,怪可惜的。再说了,这些水果是人家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浇水、施肥、除草,才得到现在的果实。如果浪费掉,那他们的辛苦不就白费了。 前天妈妈给我削梨时,被刀片划破了手,可她却说“没事没事。”看到这双记录了风霜艰辛的手,我觉得心底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往上拱,拱得我喉头发涩、鼻子发酸。于是,我挑了一块最大的西瓜,挖去籽,送到妈妈嘴边,说:“妈妈,您吃。” 妈妈看着我,脸上洋溢着温馨的笑容。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命题作文。“温暖”可是形容词,形容语言、动作、眼神;“温暖”可是动词,“温暖”我们的心田,“温暖”我们的记忆,乃至“温暖”我们的生命。理解了“温暖”的多重含义,写作就容易找准切关于温暖的内容很多,你首先要要搜寻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让我们感到“温暖”的情景、场景或美妙的片断,如可以写父母、老师、同学在一起等“温暖”的情景。但如果要想写得不一般,就要不落俗。跳出那种“爸爸关心”“妈妈呵护”的平常题材,学会从“遭遇挫折后同学的关心”、“生活贫困时陌生人的照顾”等方面取材。本题是命题作文,不存在什么审题障碍,可以迅速的联系到我们生活中所感受的种种温暖。可以采取第一人称来抒写,这样可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也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来写,抒写对亲情,或者友情的渴望和赞美,甚至还可以借此写出对社会某种现象的揭露和批判。也可以荡开选材的思路,写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材料命题作文的题目。“人性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要求考生理性的认识与对待自己,看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提高人生生活质量的要素,因此众多命题就指向了这个方向。要学会挖掘新颖角度:如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写自己生日那天不同寻常的经历来;用引出误会的方法,描写师生之间曲折的经历;用童话的形式,畅想动物对人类的感激;用日记的形式,逐一展开自己与父母沟通的故事。写记叙文,可以家庭的温暖让我心醉,陌生人的关怀让我感激,灾民的坚毅让我敬佩,只要人间有温暖,给我天堂又何羡等等;写议论文,可以论述我们身边不缺乏温暖,只是缺乏感受的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温暖也一样,当你用真诚去温暖别人时,你自己也温暖起来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温暖,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等等。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