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施 西施滩罗隐 崔道融家国兴亡自有时, 宰亡吴国,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隐恶名。西施若解倾吴国, 浣纱春水急,越国亡来又是谁? 似有不平声。【注】宰:指吴国太宰伯。(1)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歌在立意上的异同。(2)两首诗歌最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①同:反对将吴国灭亡的责任强加在西施身上。不同:罗诗认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原因,不应该归咎于西施个人;崔诗认为对吴国灭亡承担责任的应该是伯,而不应该让让西施充当替罪羊。②罗诗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通过反问语气非常肯定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崔诗的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并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西施滩的春水好像在为西施诉说世事的不平,从而抒发了作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