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化学
题目
25 ℃时,向c mL pH=a的盐酸中滴加pH=b 的NaOH溶液10 c m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加入Na+的物质的量,则此时a+b的值为( ) A.13 B.14 C.15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溶液中电荷守恒:n(Na+)+n(H+)=n(Cl-)+n(OH-)。 当n(Cl-)=n(Na+)时,说明该溶液n(H-)=n(OH-),故有:10-a×c=×10c, 所以10-a=10b-14+1, a+b=13。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湖北省石首一中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免费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新疆2019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成都市免费试卷
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年高一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网上检测无纸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山东高一化学期中考试(2019年下册)试卷完整版
广西百色市2020-2021年高二上半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在线测验完整版
2018-2019年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河南省信阳市罗山高级中学)
重庆市高一化学上册专题练习摸底考试题同步训练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化学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2018至2019年高一后半期期中考试化学免费试卷完整版(河南省漯河市南街高级中学)
最近更新
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是,.直线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2. (Ⅰ)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 (Ⅱ)若过点的直线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甲醛(HCHO)和乙二醛(OHC—CHO)互为同系物 C.与互为
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秦王指( )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
It’s not easy being a teenager(13至19岁青少年)-nor is it easy bei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Cl2具有漂白性 B.红热的铁丝在Cl2中剧烈燃烧,反应生成F
某中学为了了解本校初三学生体育成绩,从本校初三12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测试,将将测试成绩(满分100分,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强调在管理上的宏观调控 B.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共计10分)(1)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 。(1分) (2)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符号: 干冰__________;氧化铁__________;2个氖分子__________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B.用渗析的方法除去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草原退化 B.东北平原土壤酸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
=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 纬线长度都相等 C.
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 )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 B.建业、扬州
(11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最大值,给出下列5个式子: ①, ②, ③, ④, ⑤. 则其中正确式子的序号为(
It is said that Nigeria is _______ Great Britain.A. three t
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这一问题,假如你是人大代表,可以 A.行使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