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已知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为了探究SO2的漂白作用到底是SO2本身还是SO2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制备SO2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 发生装置的玻璃仪器名为                     、                           ; (2)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①                                      ;②                                     ; (3)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SO2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SO2直接导致。为此,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可能微粒有(不考虑水及水电离出来的粒子)              。 (4)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和NaHSO3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其理由是                            。 (5)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再分别一次性加入20ml 0.1mol/L的Na2SO3溶液、20ml 0.1mol/L的NaHSO3溶液,发现加入Na2SO3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多”或“少”填写“          ”内容: 同浓度溶液 SO32- HSO3- H2SO3 褪色速度 Na2SO3溶液 多 少 少 快 NaHSO3溶液 较上面_________ 较上面_______ 较上面_______ 慢 ②根据实验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知识点】实验设计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D3  J1  J4 【答案解析】(1)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2)①二氧化硫没有干燥(或缺少二氧化硫的干燥装置);②没有尾气吸收装置。 (3)H2SO3、HSO3-、SO32-。(4)不正确,因亚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都会水解生成亚硫酸。(5)① NaHSO3 较上面少 较上面多 较上面多 慢 ②主要是SO32-有漂白性。 解析:(1)略(2)实验目的是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但是气体却没有进行干燥,SO2有毒,装置中却没有设计尾气吸收装置。(3)根据实验干燥的SO2通入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排除了SO2使品红褪色的可能。问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可能微粒有哪些,就是回答SO2与水反应形成的溶液中有哪些微粒,所以答:H2SO3、HSO3-、SO32-。(4)甲同学分别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和NaHSO3固体溶于水都发生水解,所含的微粒相同且都有H2SO3。他的结论是不正确的。(5)通过对比实验很容易得到主要是SO32-有漂白性的结论。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实验设计、问题比较简单,只要按照题目提示结合所学内容即可解答,做这类题目关键是阅读理解。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