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以下三则材料 (1)以上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用字母表示)你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二 阅读以下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①“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近者悦,远者来。” (2)材料二中的①②思想家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结合材料二所有内容,简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 材料三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 (4)在探究活动中,分组讨论是重要环节。对春秋战国这一历史时期的评价,甲组给出的结论是“战乱与灾难”;乙组给出的结论是“进步与发展”,如果你是此次讨论的参与者,你如何吸收融合两组的观点?
答案:(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2分)(正确表达铁器使用的状况即可得分);最有价值:A(1分)(答出长沙出土的铁锄也可以);理由:①第一手材料、②实物史料(1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给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的表达可以酌情给分)。 (2)学派:儒家 (1分);内涵:①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②人与自然之间,要遵循、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相融共存;③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交往、合作发展,和平共处。(6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3)出现”百家争鸣”(1分)原因:①经济——井田制的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发展出现多种经济基础并存局面)。②政治——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士大夫崛起(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③文化——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士”(知识分子的泛称)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6分)(有其它言之有理的表达可以酌情给分) (4)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转型时期,生产力发展,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逐渐形成,出现百家争鸣局面;(2分)同时,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分)但进步和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1分)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