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黑龙江省绥化市】三、(一)阅读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11—14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两章)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B.入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 C.必先苦其心志(动词,使……受苦)    D.孙叔敖举于海(由于)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3.文中划线句子能否删除?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14.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 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答案】11.D 12.(—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13.不能删除;①因为这句话前面的内容都是从造就人才的角度进行论述的,而这句话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论述的,这样由个人到国家,能使论述更全面、更严密。②这句话前面的内容是正面论证,而划线句是反面论证,如果删去,就不能够全面充分的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14.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所以生活在“順境”中的我们要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磨炼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只有这样,当危难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死于安乐”。
语文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