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以下4题。 1.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 C.海拔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 2.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3.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4.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解析: 图中海拔200米以下区域为常绿阔叶林,200至2 000米高度区域为针阔混交林,海拔在2 000米以上区域为针叶林,明显反映出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 答案: C 2.解析: 从P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看出,该处地貌呈明显的扇面状分布在山脚下,是受河流冲积物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 答案: B 3.解析: 从山谷中出来的河流流量最大时,带下来的冲积物最多,则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最明显。根据图中显示的30°纬度、洋流流向及洋流位于大陆西岸等信息,调用中低纬度洋流分布知识,可判断该处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则7月为其雨季,河流流量较大。 答案: C 4.解析: 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取水方便,水质较好,且乙地地形平坦,因此是聚落的最佳选址。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