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两篇同题散文的节选文字,回答15―17题。(11分)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 汨罗城中,汨罗江畔,彩旗迎风而舞,红底白字的横幅照人眉睫,许多横幅上书写的是“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的字样。多年前,我曾以余光中此一文句为题,抒写对他的印象,不意竟不胫而走,走进了他人的许多文章,今日也不翼而飞,飞进了汨罗市印制的宣传品,飞上了凌空而展的横幅。余光中著作等身,他自己都不记得此语的来历了,如同父母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孩子的出生之地。现在余光中终于来到了汨罗江这一蓝墨水的上游,在上游的岸边,在岸边的河滩之上,在建于河滩高处可容千人的观礼台之前。面对两岸约30万人的人山人海,面对千古不息的汨罗江涛,在六百身着青衣与红衣的男女中小学生的伴诵下,余光中以他标准的国语,抑扬抗坠,吟诵起他心之所祭的《汨罗江神》。水上的龙舟,水下的鱼龙,两岸人潮汹涌的龙子龙孙,此刻都通过无远弗届的扩音器,倾听余光中沉稳铿锵的金石之声与众多学童的齐声和鸣。 (注:事见05端午节湖南国际龙舟节) 这次来汨罗之前,我们曾数次一线相通,他在电话中说,这回写屈原不能和以前的作品重复,要换一个新的角度,要有新意。我问新的角度是什么,他说中心词就是“拯救”,不是我们去救屈原,而是要屈原来救我们。而现在,汨罗江上江浪滔滔,汨罗江上江风阵阵,风里浪里,是诗人寄意深远的歌吟:“不,你已成江神,不再是水鬼/待救的是岸上沦落的我们/百船争渡,追踪你的英烈/要找回失传已久的清芬/旗号纷纷,追你的不仅是/三湘的子弟,九州的选手/不仅李白与苏轼的后人/更有惠特曼与雪莱的子孙/投江的烈士,抱恨的诗人/长发飘风的渺渺背影/回一回头吧,挥一挥手/在浪间等一等我们!” (作者李元洛湖南省文联主席、散文家)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二) 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如此不寻常的时刻到来的,我们心向汶川那片灾难深重的土地,屈原的脸在我的想象中满怀忧戚,这个时候,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屈原的表情。我从步行街、办公室、菜市场、报亭、公交车、超市、甚至厕所和证券中心遇到的所有人的脸上都找到了屈原。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屈原,我在国家领导人中看到了屈原,我在军人中看到了屈原,我在农民工中看到了屈原,我在世界冠军和菜贩子中看到了屈原,我在乡镇学校老师中看到了屈原,我在商人和下岗工人中看到了屈原,我在老人和孩子中看到了屈原,我在娱乐界大腕和住宅区保洁员中看到了屈原,他们无一不心怀大爱,忧国忧民。 在这样一个日子,在端午节到来之时,我们知道屈原还活着,他没有被汩罗江的水淹死,汨罗江的水淹不死他!他没有被汶川的废墟所压垮,我看见他一次次从狰狞钢筋水泥中满是尘土和血污地爬出来,获得一回又一回再生! 记得两年前和余光中在一起谈诗,老先生有着学者的严谨和诗人的想象,他用其自带的钢笔,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下一幅字送我,写的居然是“蓝墨水的上游是汩罗江”。我心有所感,知道老先生是爱并推崇屈原的,曾写过数首有关屈原的诗。他写下的这幅字是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传统,尽管我们用的不再是古老的毛笔,而是现代的钢笔,但纵使钢笔,其蓝色血液的上游仍是汩罗,仍是大诗人屈原用爱和忧患的泪水形成的人文渊流。      (作者程维  江西省作协副主席、诗人) 15.第一篇文字中针对屈原的跳江自沉的史实,为什么余光中却认为“不是我们去救屈原,而是要屈原来救我们”? (4分)                                                                             16. 第二篇文字中,面对汶川地震灾难,作者说“看到了屈原”,并说“屈原还活着”。试谈谈你的理解。(3分)                                                                             17.两篇散文均以余光中题诗“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为标题。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蓝墨水”、“上游”、“汨罗江”三者及标题含义的理解。(4分)                                                                               答案:15.(4分) 屈原以死明志,斯人已去,浩气长存,精神永在;而现代人却存在着精神理想的迷失、社会道德的沦丧、正义真理的塌陷等问题,需要屈原这样伟大的精神感召,寻求精神的拯救与回归。(答案由屈原与现代人两方面构成,各2分,只答到其中一面的得2分) 16.(3分)身份、年龄、职业各不相同的中国人在特大灾难面前,心连心,手拉手,体现出心怀大爱,忧国忧民的精神, 这和屈原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屈原精神的延续)。所以说“看到了屈原”并说“屈原还活着”。(能答到在灾难面前中国人的精神特点的给2分,指出其精神一致的给1分,两者都答到的给3分) 17.(4分)① “蓝墨水”是指中华民族的文化或精神,②“上游”就是文化或精神的源头,③而“汨罗江”是指屈原所代表的人文精神或爱国情怀,④全句意思指屈原所代表的人文精神或忧国忧民的情怀是中华民族文化或精神的源头。(能答出①②③这三项的含义各得一分,能答出④的给3分,均答出的给4分)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