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弘农群盗称将军者十余辈,皆率众降异。 1. 解释加点字词 ①(冯)异人谦退不伐(         )        ②光武以此多之(         ) ③所至皆布威信(         )                 ④要在平定安集之耳(         ) 2. 翻译句子。 (1)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2)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 答案:1.     (1). 夸耀    (2). 赞扬    (3). 树立、展示    (4). 关键    2. (1)冯异常常一个人退避到树下,因此军营里人都称他为“大树将军”。 (2)你本可以驾驭部众,要常常告诫约束自己,不要被郡县的百姓痛恨!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是说“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伐:夸耀。 “光武以此多之”是说“光武帝因此赞赏他”,多:赞扬、赞赏。 “所至皆布威信”是说“所到各处都建立了威信”,布:树立、展示、建立。 “要在平定安集之耳”是说“关键在平定安抚百姓罢了”,要:关键。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异常独屏(于)树下”是省略句;“屏”应理解为“退避”;“军中号(之)曰”是省略句;“号”名词动用,应理解为“称、叫”。 第二句中,“御”应理解为“驾驭”;“吏士”应理解为“部众”;“修敕”应理解为“约束”;“无”通“毋”,应理解为“不要”;“为郡县所苦”是被动句;“苦”应理解为“痛恨”。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将领任务,每人都有被分配隶属,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此赞赏他。 这时,赤眉、延岑扰乱三辅,郡县豪门大姓各自拥有自家的军队,大司徒邓禹不能平定,于是派遣冯异替换邓禹讨伐他们。光武帝送他到河南,赐给他马车和宝玉装饰的七尺剑。告诉冯异说:“三辅地区饱受王莽、更始政权的折磨,继而又遭受赤眉、延岑军马的暴虐,黎民百姓饱受摧残,没有可以依靠与倾诉的对象。这次征伐,不一定要占地杀人,关键在平定安抚百姓罢了。各位将领不是不善战,但是喜欢抢掠百姓财物。你本来就善于统御士兵,你考虑整顿队伍,不要给郡县百姓带来痛苦。”冯异叩头受命,领兵西进,所到各处都建立了威信。弘农地区十几个自称将军的盗贼首领,都带着队伍投降了冯异。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