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自古以来,人们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着不同的解读。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论禹功不较多。”唐代诗人胡曾在《汴河汴水》中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重不回” 材料二 《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与《元代大运河》图 材料三  运河沿岸的一组风情图 (1)据所学知识及《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分别指出连接海河与黄河、黄河与淮河、淮河与长江、长江与钱塘江的各段运河的名称。 (2)结合所学隋唐史的知识及《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说明大运河之“ (3)对照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指出大运河出现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这一变化有何作用?依据隋唐及宋元时期相关历史知识,分析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4)诗人皮日休与胡曾在评价大运河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他们的着眼点分别是什么?(5)京杭大运河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康熙、乾隆南巡是运河航运和运河文化发展的最高峰,清末民初大运河逐渐衰落了。当今,我们在怀念大运河昔日辉煌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它的未来。切实保护并科学利用运河,让古老的运河永远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在这方面的见解。 答案: (1)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①隋朝开凿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使南北交通贯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②大运河对沿线的农田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沿线农业生产的发展;③隋唐时期许多工业市镇分布在大运河沿线附近,说明大运河带动了沿线工商业的发展;④另外,大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3)元朝时期,运河截弯取直。作用:大大缩短了运河航程,更有利于南北经济交流。原因:长安、洛阳失去了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4)皮是休认为大运河利大于弊,胡曾认为大运河的修建导致了隋的灭亡。皮的着眼点在大运河今后的作用,胡的着眼点在当时的作用。 (5)①从水利角度看,充分利用运河古河道,实现南水北调,缓解北方水资源缺乏状况。通过对古运河河道的整修,恢复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开辟现代贯通南北的水上交通线;②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在有条件的城市与河段,利用大运河航道及沿岸的文化资源,开发大运河的旅游项目。并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运河沿岸再次成为我国繁华地带;③将利用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进行利用与开发,只有利用起来运河才会重新焕发当年的活力。(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综合结论。)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