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我市“四创办”决定在全市开展“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六盘水市形象”的主题活动。某校团委为响应“四创办”的号召,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下活动: (1)校团委组织同学们走进社区,对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进行调查,并绘制成了情况调查统计图,请概述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统计图 结论: (2)校团委组织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与交通出行违章相关的材料,仔细探究以下两则材料,并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2014年5月,记者在某路口看到,宽约25米的道路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却仅有18秒。绿灯亮起时许多过街的行人都得一路小跑;供车辆通行的绿灯却长达120秒,许多行人在等待一分钟左右后,便迫不及待地闯红灯在车流中穿行,导致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 材料二:谈到“中国式过马路”,一位专家说:“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很多市民有一种从众心理,他们会想,人家可以走,我为什么不可以走?这种心理大多数人都存在,结果是法不责众。” 产生的原因: 。 (3)校团委在校内组织了一支“我是文明小交警”的志愿者队伍,你就是其中一员。现在在学校附近路口维护交通秩序。当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已转为红灯时,一个阿姨牵着孩子准备横穿马路,你认为这样做既不文明又很危险,就拦住这位阿姨说:“ 。”阿姨听完后微微一笑,停了下来。 你会说:“ 。”
答案:(1)结论: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少数居民经常违章。(或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比例较大,但仍有部分居民从不违章。) (2)产生的原因:一是交通设施不够完善(学生答到供行人过街的绿灯时间太短,供车辆通告的绿灯时间很长,民可得分);二是行人盲目从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3)围绕“文明过马路”和“闯红灯的危害”得体地劝告,言之有理,即可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