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945年,边区推广使用的《中学历史课本》讲义对唐太宗评价颇高。但很多教员认为“从人民的立场去看,评价不能只讲一面”“唐太宗出发点是为了巩固统治,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仍被剥削得很厉害”。这反映出 A.边区的阶级斗争形势极其严峻 B.讲义作者的立场偏向于国民政府 C.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历史教学 D.历史教育服务于抗战形势的需要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讲究辩证地看待问题,评价事物要一分为二,这与很多教员“从人民的立场去看,评价不能只讲一面”的观点不谋而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了当时边区的历史教学,故选C。材料涉及的是对历史人物唐太宗的评价问题,它是教育学术上的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故并不能由此判断边区的阶级斗争形势,A项排除;材料中的教员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显然无法得出B项偏向国民政府的结论,排除;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对其进行批判性描述与抗战需求之间没有关联,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