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3、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4、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5、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理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附署才能生效。 材料二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 第六条,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说明该宪法的颁布有何意义?(9分)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有何不同?(4分)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发展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1)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6分) 意义: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分) (2)不同:规定新中国的性质;规定了实现民族平等的原则和方法;规定了国家经济的构成和发展方向。(4分) (3)启示: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制定和修改宪法内容;民主化进一步发展;经济建设日益成为国家工作中心;经济发展方针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我国在20世纪民主政治生活经历了巨大变化。(任答1点即得2分)
历史 试题推荐